《一句顶一万句》
This article contains 580 words.
Copyright: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
CC BY-NC-SA 2.5 CN
阅读后的胡思乱想
初识
如果没有错误的话,对这本书第一次真正留意是谢帝在《彩虹》中写的”我笔下的一句顶他们一万句“,再了解到这本书《一句顶一万句》,我确实被书名所吸引,磅礴且低调。然后也就在随缘了,没有在书店或者图书馆的线下见到,也就没能阅读。后面高考语文阅读上有的《塾师老汪》,算是真正的第一印象。额,其实这两件事的先后有些模糊了,但总归是有了阅读的想法
大抵是高三时期,有位杨同学带了一本《一日三秋》,我当时应该是非常惊喜,但确实想不起来为什么没有切实完整地感受过刘震云老师的作品而已经对他的作品充满热忱,或许就是这两个非常喜欢的书名。《一日三秋》的阅读感受,个人感觉是酣畅淋漓,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没有疲倦感,一气呵成。从此对刘震云老师的文风有了深刻的认识,风格很鲜明,也许塑造了我目前对河南的感觉。题外话,个人目前读的比较多的中国当代作家风格都很显著,都很有特色。而大部分外国作家没有那种萦绕在任何一段文字上的风格,或许是翻译的问题?
在之后,杨同学又带来了《一句顶一万句》,但这次由于他好像读的比较慢和其他什么想不起来的原因,错过了。但还记得语文课在讲那篇阅读时,他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吧,一句真正触动人心的话语是抵过千万句无关痛痒的闲聊,正所谓一句顶过一万句。这也是我对这本书阅读时的刻板印象了,虽然确实没有对实际阅读有很多影响,但还是会下意识向这方向理解。
阅读
这本书的阅读阵线拉的比较长,从下载下来开始阅读,然后第一次大规模阅读,最后一次直接完成阅读。第一次只看了一小部分,